• 微信

    关注我们
  • |微信
  • |网站地图
  •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 -> 本科专业 -> 正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日期:2019-04-29 浏览次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创于1972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半导体类专业之一,1998年更名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于2005年获批“陕西省名牌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2017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依托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1990年获得首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0年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设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

    本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主动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加工、集成电路的设计及验证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教育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测试及应用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教育和生产管理等工作,能够成长为合格的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5年左右能达到下列目标:

    培养目标1:能够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工程技术的发展,综合应用工程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 2:具有工程创新能力,能够跟踪行业先进技术,利用现代工具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

    培养目标 3:具备健康的身心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项目实践中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

    培养目标 4:具有团队意识和管理知识,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培养目标 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频电子线路、电子工程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综合实验、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工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实践、电力半导体器件原理及设计、光电子技术、半导体材料、电磁场与波、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

    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94分,其中包括:

    1、必修课164个学分;(其中包括 12.5个学分为不计费学分,但必须完成。包括思政课6个课外学分,创新学分2学分,入学教育、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毕业鉴定四门课共4.5学分)。

    2、院级选修课18个学分;

    3、校级选修课12个学分,其中至少6个学分为A(人文社科)类;

    本专业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实验方法、数学方法等科学方法,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模型建立、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解释等,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理解和认识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工程实践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就业领域: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发展需要,能够在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测试及应用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教育和生产管理等工作。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激光技术、材料技术、航天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涉及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工作。毕业生就业领域涵盖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各类企业单位(如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企业,电力电子器件研发生产企业,其它高新技术企业等)和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如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

    学生毕业5年后事业发展预期: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5年左右的职业定位、职业领域、职业特征和职业能力预期如下:

    职业定位:工程项目的负责任人、工程项目的业务骨干、工艺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等;

    职业领域: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及应用等领域;

    职业特征:电子行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及管理等工作;

    职业能力:获得中级职称或在相当于中级职称的重要岗位上工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