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关注我们
  • |微信
  • |网站地图
  •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 正文

    惠 鏸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个人主页:
    电子信箱:huihui@xaut.edu.cn
    研究方向: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及物联网关键技术、物理层安全、射频指纹识别等。
    办公地点:5-423

    一、工作经历及教育背景

    2014/10 -至今:西安理工大学,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3/09-2014/09: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访问学者

    2006/09-2014/09: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2005/03-2010/06:西安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

    2001/08-2004/0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

    1997/08-2001/0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士


    二、教学工作

    长期从事自动化、电信等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

    1、理论课程:曾先后主讲《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等课程。主讲研究生《专业英语》等课程。

    2、实践课程:承担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

    3、承担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3名,指导本科毕业设计6-7名。

    4、历年来教学效果优秀,并曾在教学比赛中获院级一等奖。参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课程现在为省级精品课程。


    三、科研工作

    1、无线射频指纹识别:长期专注于射频信号特征分析与设备识别技术研究,深入理解发射机功放非线性、混频器相位噪声等硬件特征的形成机理,通过对信号的时频域联合分析等方法提取具有设备唯一性的辐射源特征。针对物联网设备认证需求,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射频指纹分类模型,在无线物理层安全领域形成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

    2、雷达自动目标识别:在雷达信号处理与目标识别领域具有丰富研究经验,通过构建多维度特征参数体系,突破复杂环境下目标分类的鲁棒性瓶颈,开发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多类型目标的实时自动识别。

    以上研究相关成果已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和IEEE GLOBECOM、ICC等知名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不乏一些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如“Secure Relay and Jammer Selection for Physical Layer Security”一文ESI他引次数达到该领域前1%。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


    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课题:

    [1]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无线电磁干扰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2] 西安市科技局, 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 基于射频指纹识别的城市轨道交通电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3]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无线电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关键理论研究及算法创新

    [4] 陕西省科技厅,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联网资源协同管理机制及应用

    [5] 陕西省科技厅,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 基于大数据的城镇供水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主要科研论文

    [1] Hui, Hui; Swindlehurst, A. Lee; Li, Guobing; Liang, Junli ; Secure relay and jammer selection for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2015, 22(8): 1147- 1151

    [2] Hui Hui; Guobing Li; Jing Wang ; On the Performance of Opportunistic Relaying Systems with Limited Feedback,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5, 64(2): 502-512

    [3] Hui Hui, Bo Wang, Bo Gou. Security-Enhanced Relay and Jammer Selection for Energy- Harvesting IoT Networks [C]. Proceedings 2018 Chinese Automation Congress (CAC), Xi’an, China, 2018: 2780-2784.

    [4] Hui Hui, Shihua Zhu, Gangming Lv. Relay Selection for Lifetime Extension in Amplify-and-Forward Cooperative Networks[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2010), Capetown, South Africa, 2010.

    [5] Hui, Hui; Zhu, Shihua; Lv, Gangming ; Power Allocation for Amplify-and-Forward Opportunistic Relaying Systems, IEICE -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009, E92B(11): 3541- 3545.

    [6] Hui Hui, Guobing Li, Xiaodong Sun. On the Performance of DF Opportunistic Relaying Systems with Limited Feedback[C].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 2013), Las Vegas, USA, 2013.

    [7] 惠鏸,朱世华,吕刚明,等.一种多源协作网络的分布式功率分配与中继选择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32 (10): 2446-2451.

    [8] 惠鏸; 张晓静 ;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联合安全路由选择和功率优化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 42(12): 2923-2930

    [9] 惠鏸; 李维勤; 吴亚丽 ; 有限反馈机会中继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性能,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2, 34(08): 2013-2017

    [10] 惠鏸, 苟博, 王滢. 窃听环境下轮流中继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案[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1, 57(04): 77-82.

    专利:

    [1] 惠鏸,李琦,王静. 一种基于簇的动态地址分配方法

    [2] 惠鏸,梁军利. 对中继与干扰节点选择结果保密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3] 惠鏸, 张瑶, 李琦. 放大转发协作网络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

    [4] 惠鏸, 吴亚丽, 李维勤.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5] 惠鏸,王波,梁莉莉,苟博,张晓静,王滢. 一种能量采集物联网系统数据安全传输的方法

    [6] 惠鏸王滢张琰祥. 一种基于协作干扰对抗联合检测的隐蔽传输方法

    [7] 惠鏸,苟博,王滢,王庆毅. 一种窃听环境下轮流中继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法

    [8] 惠鏸,张晓静,刘宁宁,姚俊良. 一种面向物理层安全的联合功率优化和路由选择方法

    [9] 王鹏, 可欣,文璐, 惠鏸, . 基于对角相关局部积分双谱的射频指纹识别方法

    [10] 王鹏,张琰祥,文璐,惠鏸,等. 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射频指纹识别方法

    [11] 惠鏸,王丽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用户公平性的隐蔽传输方法

    [12] 惠鏸,吴成旺,张帆 基于交叉注意力的鲁棒射频指纹识别算法

    [13] 惠鏸,宋佳乐 一种无线多跳中继网络的联合功率优化与隐蔽路由选择方法


    Top